Monday, October 24, 2005
組織行為期中考題庫 for 日間部
壹、 問答題
一、 請說明管理功能與管理者角色。
二、 請說明組織行為模式之依變數與自變數。
三、 何謂學習?並請說明各學習理論之內涵,並舉例解釋之。
四、 說明何謂價值觀、態度與工作滿足。
五、 請說明跨國文化差異之分類與其對於組織行為之貢獻。
六、 何謂認知失調?影響認知失調的因素有哪些? 請舉例說明之。
七、 說明影響組織行為的主要性格屬性。
八、 試就對於情緒之瞭解,說明該相關知識在組織行為上之應用。
九、 就Ch1-Ch4章的內容而言,影響組織行為的個體差異有哪些因素?
貳、申論題 請應用課本相關理論、觀念與方法作答,純個人意見者不予計分。
一、 如果你是組織行為的授課老師,請問你將如何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與成績評比三方面來增進學生之學習效果與能力之提升。並請依據課本相關的觀念、理論與方法逐一說明之。
二、 如果你是企業高階主管,目前需要招募一位生產經理(或可舉行銷經理、財務經理、人事經理等功能經理為例),你將會如何進行人員的招募、評選與訓練?請依據課本相關之觀念、理論與方法逐一說明你所採取措施或行動的意義與正當性。
三、 故事的內容為: 「企二真與企二善的組織行為分為兩個前後的時段來上課,由於授課老師沒有規定同學必須於其選修課程的時段來聽講,因此同學可以彈性地依偏好與情境來聽講。由於兩班大部分的同學都選擇於第一個時段來上課,因此第二時段來上課的同學明顯地下降許多,因為上課的同學人數少,該授課老師在第二場課程選擇以更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而該互動方式不易為同學所接受,造成所有的同學都選擇於第一場課程來聽講。」。請以認知的角度來解釋為何原來在第二場課程上課的同學,全都選擇到第一場課程聽講? 並以行為改變的相關理論來解釋該授課老師所應用的行為改變方式的類別。請詳細說明之。
四、 請問你對於你對於組織行為課程的學習效果與教學方式的滿意度是高還是低?(1-100給個分數)。影響你學習效果以及老師教學方式的關鍵因素有哪些?請問你要如何改變你個人行為或老師教學方式來增進你的學習效果。
Friday, October 21, 2005
組織行為期中考題庫 for 進修部
一、 請說明管理功能、管理的技能、與管理者角色。
二、 何謂人格?在人格的大五模型中,對於經理人的管理行為,有何意涵?意即有何指導作用。
三、 與組織管理相關的人格特徵有哪些?請說明之。
四、 何謂能力?能力有哪些種類?組織如何進行能力管理?
五、 試說謂工作價值觀、工作態度與工作情緒之定義與差異;並說明此三者的強弱關係的概念。
六、 請說明工作價值觀如何劃分;並請舉例說明工作態度的三個構面?
七、 請說明工作滿意度的決定因素。
八、 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分為哪幾種?請說明各理論內涵,並依據該理論舉例進行說明。
九、 工作滿意度對於個人在組織工作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影響?
十、 知覺的要素有哪些?試分別就此要素,深入說明其對於知覺正確性所發生的影響。
十一、個人常發生的知覺謬誤(偏差)有哪些?試舉例說明之。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說明管理的四大功能-規畫、組織、領導、控制
(規劃)--有一次公司裡突然來了一批案件公司裡又只有幾個人有接觸過這家客戶的案件因此公司很快的決定成立一個專案小組,公司很快的找出我們幾個有接觸過這個客戶委託案件的人,並且規劃出一個區域放上我們幾個人的辦公用品並且要求我們快速的交接手上現有的案件。
(組織)--雖然一切的事件都在很突然的狀況下發生了但是我們幾個人都知道這家客戶是出了名的愛刁難因此我們快速的討論要怎麼樣分配我們的工作才不會讓這個客戶在那裡挑骨頭,而且公司也極重視這一次的案件,因為這次的專案如果可以順利達成客戶所訂定的成績標準,那麼之後這個客戶的案件就可以長期的跟我們公司的配合,雖然客戶很機車不過大家還是不想翰給其他的競爭公司當時大家的得失心都很重,所以花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分配了每個人的工作期待一個月後我們可以交出一個好成績。
(控制)--在我們進行這些案件時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問題一開始我們真的很想放棄這個專案,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常常工作到很晚,我們常在大家休息時間或是大家都下班了還留下來討論績效討論改進的措施就怕這個專案沒搞好,大家的得失心都很重說真的一開始大家真的都做的很痛苦,可能因為客戶難搞可能因為公司的期待可能因為同仁的眼光,那時候我們大家心裡都知道做就要做到最好,那時我們連最小的小細節也不敢放過努力的衝成績不讓其他的競爭公司超過我的成績我們也努力的不讓案件發生小骨頭給人家挑。
(領導)--雖然當時大家都很緊張,但是每週一的一大早客戶都會給我們一份資料那是每一週下來所有爭取案件的公司都會收到的一份績效表,我們這個小組也會為了這份資料在每週一的早上開一個小組會議。當然我們也會在每一週的週日加班結束後整個小組跑去放鬆一下可能是去吃飯、可能是去大玩一場。其實精神緊繃了一個星期大家的精神多少會受到影響,當精神受到影響時常常容易影響到工作,所以大家都可以因為這個小小的聚會而得到放鬆。並且互相鼓勵使大家可以一直努力下去,那段時間公司給的壓力真的不小,包括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包括同仁間給我們的壓力真的不小。互相的鼓勵對當時的我們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小組裡我們像是公司中的獨立各體,那段時間我們幾個被從各個部門調過來雖然裡面有的人跟我是同一時期進公司的。但是因為這一次的專案我們又從新被編排在一起雖然當時大家在各自的部門中都已經是幹部了,但是我們知道這次的成績是全公司的人都在看的,不過還好最後我們以一百多萬之差小小勝過其他公司的成績。結束專案後公司給我們大家都放了一個假,公司安排大家去帛琉旅行。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釋例五)
以我所待的公司中來看,我們總裁的角色屬於大十角色中的-創業家、監督人
1.創業家:撥出組織資源給新方案以開發新產品。 決定擴展海外組織以爭取新客戶。
2.監督人:檢查每一個經理人及各部門的績效並採取嬌正措施以改善績效。
我們公司裡頭的總裁所負責的工作是負責了解現在公司裡是否需要增加新的部門及新的小組來接下一批新的案件或是一批可能需要馬上進行的專案,所以公司中的人力是否增設是否調派都要經過他的同意,當然時常幫大家看好每一個同仁的績效言也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以總經理的角色而言就像是象徵者及發言人及危機處理者及談判者的角色
3.象徵者:向員工發表組織未來的目標及導向。 提供員工跟客戶接洽時可以依據的標準。
4.發言人:公司一切對外的發言包括新產品的開發及對外發表組織未來的目標。
5.危機處理者:快速動員組織資源處理組織所面對的內外部問題。
6.談判者:和對立的人或是團體或是員工談判以求用最好的方式為雙方達成共織。
總經理負責公司中一切對外發言所以大部份業界的人都比較認識總經理,反而這方面總裁並不對外除非遇到了比較特殊的狀況,當然公司發生問題需要有人出面時還是以總經理出面為多,所以如果遇到某些客戶有問題時如果各部門的經理無法處理時基本上還是由總經理出來協商、溝通、協調。各部門經理所代表的角色就是領導者和傳播者
7.領導者:帶領部門的員工一起追求組織的目標。
8.傳播者:告知員工公司的各項改變。
每個部門的經理要做的就是注意市場的動態隨時告訴大家現在情況的改變,以幫助同仁應付隨時變動的環境、降低同仁處理案件上的困難,也告訴大家現在公司施實了什麼樣的方法以便應付什麼樣的特殊案件,讓同仁隨時確時的掌握現在要做多大範圍的改變或是應對,以達到更好的績效。而人事部門所代表的角色則是聯絡人及資源分配者
9.聯絡人:聯絡各部門經理現在的工作是什麼。
10.資源分配者:發配組織資源給各部門包括一切辦公用品。 最重要的就是要編發薪水囉。人事部除了聯絡公司內部的大小事外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大家的薪水囉!這可是一個重責大任啊~~我們老闆是不管薪水這件事的,但是自己的薪水只要會算那個功式的人可是人人都可以算出自己的薪水的啊!只要人事部算錯也是可以提出異議的吶。而聯絡各部門經理一些上面所發下來的人員發配調動問題也就自然的被放在人事部的頭上囉!
說明管理的四大功能-規畫、組織、領導、控制
(1)規劃--決定資源的最佳配置及運用,以達成組織目標。
台灣電力公司為了讓全國民眾能在更安全更節約的生活下用電,因此每年輪流維修各電廠的機器,而各電廠裡的每部機當然都希望能在最佳的狀態下來發電,而也是為了讓電廠的壽命能延長,因為當初也是花費了一筆可觀的費用去建廠,當然不能沒有發揮到他的效用就將他關廠。
(2)組織--建立了一套關係的架構,以支配組織成員如何協力合作,達到組織目標。
而維修一部機需要靠多人來完成,例如廠長會跟副廠長討論,哪個課做哪些工作,而在由各課課長分派至各股股長,而在由各股長分派至各股員,像機械課就做有關機械方面的工程、電氣課就做有關於配電方面的工程……等,而每個部門都有他所要負責的工作跟項目,而依照他們的專長來做,這樣就能發揮他們的技能。
(3)領導--鼓勵並協調個人及群體,以讓所有組織成員一起合作,達到組織目標。
而要將目標達成就需要有人帶頭做這件事,像電廠大修算是廠裡的大事,由台電公司高層下達命令給廠內廠長及副廠長,在由廠內各課於每次工作前都要開的工具箱會議中報告今天應該要做的事,及注意事項,他的用意在於給工作團隊裡的成員知道今天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要注意什麼?而且強調事情能完滿達成並不是光靠一人,而是全體員工。
(4)控制--監督檢查個人、群體及組織績效,確認是否達到組織目標。
大修是有一定的天數,在預定的天數內要完成整個工作,而每個工作又有他一定的時程,在什麼時間必需完成這項工作,否則無法繼續進行下一項工作,所以在工作時要知道他的進度,每個工作現場都有監工或電廠員工來監督,當然每項工作完成後,還是需要上級的指示才能結束這次大修,當然也有可能因為進度的快慢而影響到結束的時間,所以在工作時就要有效率,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釋例四)
(1)象徵者-----黃營杉(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就是象微著一家公司的形象,例如:講到台塑就可以聯想到王永慶是一樣的道理。
(2)領導者-----陳貴明(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在下來的人就是總經理,而總經理就是領導部屬如何運用有效的資源來追求公司的目標。
(3)聯絡者-----各電廠廠長(核一廠廠長陳台裕),總經理下令給各廠,在由各個廠長來分配工作,將總經理交待的事情告訴下屬。
(4)監督人-----鄭安弘(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每個部門都有他的直屬長官,也就是監督人,而核一、二、三廠都屬核發處,而核發處就是鄭安弘副總的管轄範圍內。
(5)傳播者-----公服處(公眾服務處),與各級政府及民意機構之聯繫協調事項,電源開發、輸變電工程、核能安全及核廢料處置之全國性整體溝通之規劃、聯繫與執行事項。
(6)發言人-----緊執會(核能電廠緊急計畫執行委員會),如核電廠發生事故時,負責核能發電廠事故消息之對外統一發布事項。
(7)創業家-----開發處(電源開發處),有關發電能源、技術資訊之蒐集、初步調查、分析、研究事項,因應發電競爭市場有關發電競爭策略之評估分析事項。
(8)危機處理者-----電力工會(台灣電力工會),如果發生員工罷工或者跟台電高層有理念不合時,就可跟電力工會反應,讓雙方達到相同的理念。
(9)資源分配者-----人事處,這是一個編列薪資,員工考績及考核、員工升遷、人員培訓、及員工福利、及員工獎懲等……的部門。
(10)談判者-----法務室(法務室),如電廠員工因事而觸犯法律,那麼可借由法務室來調解。
Monday, October 17, 2005
說明管理的四大功能-規畫、組織、領導、控制
在遭遇到SARS危機,大家都看到新加坡政府應變的效率,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五年多前香港遭遇禽流感時,新加坡也同樣在三天內就成立專案小組,防堵禽流感。這是因為在新加坡的政府體系中,不僅原本就設有傳染病監控機制(台灣也有),而且新加坡的衛生部事先就被賦予啟動風險小組的權力,且得到政府高層的完全支持,執行最嚴格的疾病防禦政策。而在新加坡的政府風險管理機制中,總理則被賦予一項重要任務:危機溝通。SARS在新加坡爆發,星國總理吳作棟立刻為對外溝通協調:問題要完全透明化、把最壞的狀況告訴民眾,但同時也教育民眾不須驚慌。
所以反映出來的,是新加坡人民井然有序的接受隔離、在公共場所量體溫。但是街上戴口罩的反而不多,因為新加坡政府明確的告訴民眾:在開放空間非近距離接觸,被傳染的機率不高,口罩不一定需要。自然,在新加坡也就不會因為大家瘋狂搶購、囤積,面臨連醫療人員也缺口罩的烏龍事情。台灣自從和平醫院爆發SARS感染擴散後,中央、地方一團混亂,從病患的認定、隔離都莫衷一是,一個月來都沒有一個統籌的指揮中心負責協調所有的事情,二十七所大學的校長看不下去了,才公開呼籲政府應立即成立SARS作戰指揮中心,統一事權,訂立標準作業程序。
規劃-新加坡的風險管理機制中,衛生部事先就被賦予啟動風險小組的權力,執行最嚴格的疾病防禦政策。
組織-新加坡的政府體系中,衛生部事先就被賦予啟動風險小組的權力,且得到政府高層的完全支持。
領導-總理則被賦予一項重要任務:危機溝通。SARS在新加坡爆發,星國總理吳作棟立刻為對外溝通定調:問題要完全透明化、把最壞的狀況告訴民眾,但同時也教育民眾不須驚慌。
控制-是新加坡人民井然有序的接受隔離、在公共場所量體溫。但是街上戴口罩的反而不多,因為新加坡政府明確的告訴民眾:在開放空間非近距離接觸,被傳染的機率不高,口罩不一定需要。自然,在新加坡也就不會因為大家瘋狂搶購、囤積,面臨連醫療人員也缺口罩的烏龍事情。
說明管理的四大功能-規畫、組織、領導、控制
一、說明規劃功能定義:包含了界定目標、全盤性策略、計畫整合及組織活動的協調。
1、事先估計一切所需花費–人事費用、場地費用…。
2、統計參與人數–寄發宣傳單、收取回函估計總參與人數。
3、尋找合適場地–含活動使用時數、事先預定便當餐點、規劃停車位。
4、整理教材–尋找講師、列印教育訓練上課所需教材、聯絡印刷廠商。
5、採買相關設備–佈置場地所需美術相關材料、人員簽到本、租借上課所需使用器材。
6、尋找贊助廠商。
7、尋找工作人員。
二、組織是為了達成特定目標而在,所以必須有人去設定這些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方法,而為了能順利完成目標,就必須利用組織功能來設定分群架構、分派任務、主從關係及分配決策權。

三、在領導功能下,管理者必須引導協調組織成員,利用鼓勵、引導、有效溝通或是解決衝突,來使成員朝向目標邁進。
領導:由主辦公司<本公司>領導人員來引導及協調工作人員並與人員溝通活動總流程,使活動一切能順利進行。
四、為確保所有達成目標的因素都能如計畫發展,管理者必須監督組織的績效,分析差異,進而採行矯正措施。
控制:由主辦公司<本公司>領導人員來監督及管控工作流程並對突發狀況<如:教材資料不足、人員疏失、活動未能如期結束..>採取適當矯正措施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說明管理的四大功能-規畫、組織、領導、控制
規畫:由導師與班上同學共同討論出來的結果,在決定日期、時間、場地等等,在接著執行其他的步驟。
組織:由班上同學分組並推派組長出來,在把各個小組的組長及組員名單交給導師,在由各個小組的組長分配工作給組員並記錄各組員該負責的工作,接著在把組員應分配的工作細節交由導師,導師在由班長和組長的監督下完成此工作。
領導:由導師和班長來領導這次烤肉,並注意其他組準備上的進度以及紛爭。
控制:班長除了監視各個小組之外,同時也要注意有無其他的狀況在向導師報告;風紀要維持當天的秩序;總務要負責烤肉金額等等的細節,控制好預算;衛生要安排同學當天烤肉完的整理清潔;康樂負責娛樂和邀請各個老師等等。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釋例三)
象徵者-為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設定公司組織未來營運的目標及方向,並引導公司團隊朝目標發展;給公司團隊領袖的形象。
領導者-為公司的經理人,根據公司組織未來營運的目標及方向,設定部門組織未來的目標及方向,領導部門朝目標發展,以及對內及對外文件簽署。
聯絡者-為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特助,負責協調不同部門或區域經理人的工作;建立不同組織間的聯繫,以共享新產品開發的資源。
監督者-一般為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他會適時檢查每位經理人及每個部門的績效,並採取矯正措施以改善績效;並注意因產業或社會的變遷而可能會影組織的因素,適度修正公司組織未來營運的目標及方向。
傳播者-一般為公司的經理人或部門主管,會根據發生在組織內外,影響成員或組織的各項改變;適時與員工溝通組織的文化與倫理觀。
發言人-為企業對外界的重要窗口,主管機關指出,上市櫃公司必須建立發言人制度。一般為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但也有企業會設立發言人制度,代表公司統籌對外發言,他發表組織新的廣告活動,以推銷新產品;也必須掌握公司經營狀況及各項重大資訊,向一般大眾發表有關組織未來目標的演說。
創業家-一般為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他在帶領公司組織向未來營運的目標及方向前進的同時,因應市場產業或社會需求的變遷,撥出組織資源給新方案以開發新產品,或決定擴展海外組織以爭取新客戶。
危機處理者-一般為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因為也只有他有權力及義務在短期間內快速動員組織資源,以處理組織所面對的:如環境危機的外部問題或罷工的內部問題。
資源分配者-一般為公司的人事及財務部門共同擔任,負責分配組織資源給組織內的不同部門和單位;編列預算及設定經理人與員工的薪水。
談判者-採購部門需代表組織的身份,和供應商、經銷商等其他組織進行談判,達成長期的合約或協定,和其他組織談判,訂定資源分享的合約,謀求公司最大的利益。
-人事部門則需代表組織和對立的工會、員工談判,以解決組織與工會、員工爭執,訂定雙方共同認定的約定。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釋例二)
以班級管理為例 by江思佩
角色 | 描述 | 例子 |
人際角色 | ||
代表人物 (象徵者) | 象徵性的領導人,需執行一些法律所賦予或社會所認定的例行工作。 | 導師《歡迎新生、簽署課堂文件》 |
領導者 | 負責激勵、動員部屬;負責用人、訓練、連絡部屬 | 導師、班長《執行所有與股長有關的事務》 |
連絡人 | 維持自行發展的人際網路,及與外界的關係。 | 班長、學藝、康樂《接收消息、外界接觸及活動》 |
資訊角色 | ||
監視者 | 藉由對組織及環境的瞭解,來尋求和接收各種訊息。 | 學藝、風紀《記錄教師日誌、課堂上秩序》 |
傳播者 | 將來自外界或內部員工的訊息,傳播給組織內的成員。 | 班長《傳播訊息》 |
發言人 | 將組織的計畫、政策、作為及結果傳播給外界。 | 班長《同上》 |
決策角色 | ||
創業家 | 在組織及環境中尋找機會,並發動改革,及促使組織改變。 | 風紀、康樂《負責班風與班上活動以討論出新的方案》 |
危機處理者 | 當組織面臨重要與末預期的紛亂時,負責提出矯正計畫與危機處理 | 班長、風紀《維持班上秩序並有突發狀況以制止》 |
資源分配者 | 負責組織內所有資源的分配,並裁定組織內所有重要的決策。 | 總務《班上的財務、活動經費的管理》 |
談判者 | 以組織代表的身份和其他組織或組織內進行談判。 | 班長《與各個股長的維繫》 |
管理者的十大角色(釋例一)
1、象徵者: 總統-為國家的精神象徵,設立國家施政發展目標及為全國人民的精神領袖及指標。
2、領導者: 行政院長-代表總統領導,負責掌管、指揮監督各行政機關,副署總統公佈的法律或命令及分配各院一切相關組織資源運用決策的分配。
3、聯絡者: 部會首長-負責協調以及聯繫不同的行政單位。
4、監督人: 監察院-審核及監督各院訂定法案,對其質疑提出糾正及要求改善,處理政府官員或機構行政之不公或違法,配置參事辦公室人員並調派之。
5、傳播者: 文化局-發佈國家制定之訊息,專責協調與全球民眾的策略性溝通聯繫,並將總統的施政理念融入新擬訂的和進行中的施政計劃。
6、發言人: 新聞局-主掌闡明國家政策,宣導政令政績,向國內外發布重要新聞,並加強對大陸新聞文化傳播暨為國內外新聞界及一般人士廣泛提供服務。
7、創業家: 研考會-負責辦理研究發展綜合計畫、研究考核、資訊管理、地方發展,積極致力於政策創新研發、決策支援與整合的功能。
8、危機處理者: 國防部-保衛國家安全並處理國家內、外部突發狀況與危機。
9、資源分配者: 立法院-審核各項議案,編列預算以及設定政府機關公務員薪資。
10、談判者: 外交部-與對立的國家談判、達成合約或其協定以解決爭議。